政策锦囊:帮你轻松入门少儿编程!
去年7月发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《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。没错,在今后的课程计划及内容里,编程将作为一项新的技能作为今后人才选拔的标准。
近两年,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国家对STEAM教育的政策支持,被称为“世界第三门语言”的编程正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。关于少儿的编程教育,很多家长会有一个常见的误区,认为儿童的编程教育是让孩子去写代码,是培养年轻的程序员。但其实,学习编程是帮孩子提升计算思维能力,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项目式解决问题的能力,更好地服务于孩子整体知识架构及思维体系的建立。
那么,在少儿编程赛道上,有哪些国家政策在不断驱动这一行业的飞速发展呢?
政策层面,从各类文件中确实能读出“编程”正在日益受到重视。特别是一向走在改革前沿的浙江省还把信息技术(含编程)正式纳入了高考考场科目。这不免让人对少儿编程有了重新的认识,少儿编程不单单只是课外兴趣教育,更有可能成为K12领域的又一片新沃土,市场前景广阔。
早在2010年,国家就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,2014年9月,《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》就提出,把信息技术(含编程)正式纳入高考的考查科目之一。
2016年6月23日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“十三五”规划》通知,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、跨学科学习(STEAM教育)、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。
2017年1月19日,教育部正式印发了《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》。标准规定将小学科学课提前到一年级,每周课时不少于一节。
2017年7月,《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》中指明,国家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,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,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、游戏的开发和推广。在《规划》中有明确表示,我国将在203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。
2017年10月,《十九大报告》进一步强调网络强国战略,加强前沿引领技术、现代工程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创新,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,争取在某些领域、某些方面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2018年,教育部中学新课标方案发布,人工智能进课堂,编程技术纳入高考范围。
就在今年,在国内为了更好地推广少儿编程,共青团中央号召20多位明星为少儿编程助力发声,共同呼吁“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编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