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(或半成品)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。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,生产的准备,毛坯的制造,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,产品的装配、及调试,油漆和包装等内容。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,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,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。能使企业的管理科学化,使企业更具应变力和竞争力。
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。所谓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,对一个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。构成一个工序的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、设备和操作者,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完成的。
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,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,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,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的多少等。
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
1、先加工基准面
零件在加工过程中,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,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。称为“基准先行”。
2、划分加工阶段
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,都划分加工阶段,一般可分为粗加工、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。主要是为了加工质量;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;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;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。
3、先面后孔
[1]对于箱体、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。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,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,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。
为了保证机械加工精度,应别离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。因为粗加工时,许多工件遭到切削力、夹紧力大、发热量多,简略构成表面硬化,工件内部有很大的内应力,假定精加工和粗加工是连续的,精加工后精密零件的精度会跟着应力从头散布,很快就会失掉。关于某些具有高加工精度的零件。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应进行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来消除内应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