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每一家在中国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,除了每月要应对国、地税的日常税务申报外,更重要的是要持续了解不断变化的新税收政策。尤其涉及到不同经营业务活动时,如何更好的规划企业收入的涉税问题、如何判定代扣代缴税金问题,都已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。如:涉及到的增值税(VAT)、营业税(BT)、所得税(CIT)、个人所得税(IIT)、代表处税收、外汇税收等等,怎样合理安排?企业税收负担如何有效降低等问题,对企业日常运营尤为重要。
税务咨询人员应以服务者的身份执行税务咨询任务,提供咨询服务。在咨询的全部过程中要对委托方进行必要的宣传、辅导、解释,对咨询结论的执行应提出便于委托方落实或操作的建议,并对委托方执行咨询结论做全程跟踪指导服务;对建立在客观证据之上、而委托方又未认同的咨询结论,应与委托方进行沟通,以达成一致意见。必要时,帮助委托方树立正确的守法观念、社会信用观念,增强委托方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出资金额,即股东在工商注册登记时股东要认缴的资金。通常我们会把一个股东出资金额占总注册资本的比例,当成这个股东所占的股权比例。
一般在创业初期,建议股东的人数不要太多,避免因股东过多而导致权力分散。对于“早期核心员工”和“小股东”,建议使用“股权代持协议”进行代持,不进入工商局公示的股东名单中,这样操作可以在保障权益的同时简化股权架构。一个简单、健康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顺利融资,以及快速完成工商登记和变更等事项。
股东的出资金额涉及公司的股权结构,是在准备公司注册阶段需要认真思考决定的事项。
税负轻重,将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。在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,主要从投资方向、投资地点、投资形式及投资伙伴的选择等方面综合考虑,进行优化选择。
例如,从投资方式来看,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。间接投资是指对股票或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。税法规定,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,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收入需缴纳所得税,购买股票取得的股利为税后收入不交税,但风险较大。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权衡。直接投资涉及的税收问题更多,需面临各种流转税、收益税、财产税和行为税等。当企业选择直接投资时,还要在货币资金和非货币资金等投资方式上进行比较。
企业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,必须进行资产评估,被投资企业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,确定有关资产的计税成本。如被评估资产合理增值,投资方应确认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,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。如转让所得数额较大,纳税确有困难,经税务机关批准,可在五年内分期摊入各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。被投资方则可多列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,减少当期应税利润。如评估资产减值,则投资方可确认为非货币资产转让损失,减少应税所得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