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河县革东镇稿午“水鼓舞”是贵州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,是全国为独特的一种舞蹈,是在水中跳的舞蹈。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,水鼓舞至少已有不下五六百年的历史,它被专家、学者誉为民族原始舞蹈的“活化石”。
“水鼓舞”苗语称“zuk niel eb”,“ zuk niel”意为踩鼓,“eb”意为水。它的起源是一个美丽的传说,传说很久以前某年因久旱不雨,有位叫告翌仲老祖公在今天起鼓的地方挖井,不慎被倒塌的泥土掩埋。后来他托梦给子女说,这个地方很好,就让他在此长眠;子女们便带上香纸前去“坟”上祭奠,随后便普降甘露,于是便在水沟里踩鼓庆贺,相沿成俗。
过去,水鼓舞一般只能在过水鼓舞节时才能跳。节日分为三个阶段,现在简化为两部分。每年阴历六月个卯日之后的个丑日举行“起鼓”仪式。即如开幕式,这是水鼓舞的核心。全寨男女长幼身着女人的衣裙,倒披蓑衣,脚踩棕靴,来到村前的小河边。首先是一老人右手拿刀,左手提鸭,一边吟颂祭词,一边杀死鸭子,并把鸭血洒向四周,以祭先人,同时众人焚香烧纸,顿时整个田野人声鼎沸,烟雾缭绕。煮肉祭祀后, 众人便在河中一边踩鼓,一边拊水掷泥嬉戏,喝酒吃肉为乐。酒过三巡又到河中踩上几圈,不时从附近田中抓来稀泥打起泥仗。喝酒吃肉--踩鼓--打泥仗交叉往复,直到酒酣人累,日渐西下,方才收场。13天后(即第二个丑日),再在村边坝中踩鼓,是时周围数十个村寨的上万人都要穿上盛装前来踩鼓,3天后方散去。